科学通报

“清宫神兽”驾临上海自然博物馆,从科学视角

推开惟妙惟肖的故宫红墙大门,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兽世界”在眼前展开。“白泽,东望山兽也,黄帝巡狩至东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知万物之情……”这是清宫《兽谱》中记录白泽的文字,而在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的“清宫兽谱”展中,它又得到了现代哺乳动物学视角的重新诠释。

“清宫兽谱”展由上海科技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打造。展览通过标本与绘画对比、中国哺乳动物科学绘画发展两条线索,将清宫《兽谱》中最具代表性的31幅高清绘画作品,配合接近清代标本制作工艺的标本实物进行展示,让现代动物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进一步挖掘“清宫兽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展览分为“开启想象与好奇之门、现实之兽、与神兽共舞”三大展示板块。

第一板块“开启想象与好奇之门”是在107幅传说之兽中挑选最具有群众基础的神兽,同时考虑虎年新春的元素,对麒麟、白泽、九尾狐等七幅代表性的神兽进行解读。结合现代哺乳动物学,通过高清图谱图片、图文版和大型互动多媒体《白泽苏醒》《山之境》对这些神兽进行介绍,让观众了解在《兽谱》中占了近七成比例的神兽,了解中华民族期盼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寓意。

第二板块“现实之兽”挑选《兽谱》中24种具有生物“种”意义动物,以及相对应的7目27件动物标本,让标本和绘画直接对比,令观众一目了然;每幅画通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读图注”和“从科学绘画的角度解读绘图”两个方面进行解读,用现代哺乳动物学的视角来欣赏这些绘画作品;同时将每个动物出现在古代图谱类的百科式全书的形象与清宫《兽谱》中的形象及现代哺乳动物原色图鉴上的动物形象进行对比,探寻中国哺乳动物科学绘画的发展脉络。

第三板块“与神兽共舞”对清宫《兽谱》的历史地位及价值进行回顾和肯定,通过互动多媒体《笔墨生灵》阐明中华民族悠久动物学发展的历史,《我心中的神兽》拼图游戏进一步加深观众对植根于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神兽的直观印象。

清宫《兽谱》是清乾隆时期的一项浩大文史工程,全本共计绘画动物180幅,由著名宫廷画家余省、张为邦绘制,军机大臣傅恒、刘统勋等人校勘,经历11年才得以完成的一部图文并茂的兽类动物图志。《兽谱》集前人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写实风格和西洋绘画光影技巧绘制而成,它对绘制的每种动物的名称、习性、生境及文化进行了说明,为我们探索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兽类的了解和哺乳动物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当时的世界哺乳动物的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展览通过仿“故宫”建筑宫墙情景打造“清宫”氛围,以红、黄、棕、褐为基本色调,尤以红、黄为装饰主基调,与《兽谱》原作保持色调的统一。同时展览采用了整体较暗、局部照明的灯光布展,重点突出画作与标本展品。

作者:沈湫莎

摄影:袁婧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科学家教 幸福成长 嘉善推进家庭教育工作蝶变跃
下一篇:没有了